
泰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(2019级)
摘要:
泰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(2019级)
发布: 2020-07-01
泰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
专业代码:050220
一、专业简介
为响应国家推进的“一带一路”政策,满足“泰国东部经济走廊计划”背景下所产生的巨大泰语专业人才缺口,浦江学院与著名跨国企业泰国正大集团合作办学,以培养具有国际性视野的“应用型中泰双语高级人才”为目标,专业采取三年国内语言学习、一年赴泰留学实习,重视泰语知识传授与实际应用能力相结合,培养学生良好的泰语“听说读写译”技能,及参加生产实习实践、企业管理、团队协作以及国际交流的能力,并借助泰国正大集团在中泰两国数量庞大的一流企业的优势,着力于培养应用型的高级中泰双语人才。学生毕业后具有扎实的泰语基础知识、掌握满足工作所需的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基本交流能力,并且熟悉泰国历史、文化概况,具有国际性视野和较强的就业竞争力。
二、培养目标
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泰语听、说、读、写、译基本技能,掌握对象国和地区语言、文学、历史、政治、经济、文化、宗教、社会等相关知识,能从事外事、外经贸、文化交流、新闻出版、教育等工作的德才兼备、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专业人才。
三、培养要求
本专业对学生进行语言运用技能训练,尤其要求学生掌握良好的听、说、读、写、译技能,着重于听说的运用,同时要求学生具备泰国文化、职场规则和社会现状的基本知识,具有对泰交流交际能力,为毕业后适应各类工作岗位打下基础。
毕业生必须达到以下要求:
- 知识要求
1.具有良好的政治、思想、文化、道德、身体、心理素质和人文科学素养、较强的社会责任感、法制观念、诚信意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。
2.具有扎实的泰语基本功、掌握泰语语言基础知识和丰富的泰语语言文化知识;
3.具有扎实的中文、英文语言基础;
4.具有较广阔的国际视野、较强的现代意识和跨文化交际意识,了解和掌握外事、商业、服务业、教育等领域的相关知识;
5.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、使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和其他信息手段不断获取知识的能力;
6.具有较强的交流沟通、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的能力;
7.具有进一步职业发展能力。
(二)能力要求
1.具有泰语听、说、读、写、译基本能力;
2.具有良好的泰语语言实践能力和较好的英语实践能力;
3.具备综合运用知识、理论、技巧和方法进行语言研究、文化研究、翻译研究能力;
4.具备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;
5.具备较好的信息数据获取、处理与加工以及熟练使用通讯工具的能力;
(三)素质要求
1.具备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,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生活习惯,具备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体魄;
2.具备较高的道德修养和人文素养,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、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;
3.具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、良好的职业道德及团队合作精神;
4.具备良好的国际视野、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,以适应技术进步和社会需求变化。
四、主干学科与交叉学科
主干学科:泰语语言文学
交叉学科:中国语言文学
五、专业核心课程
泰语发音、基础泰语、高级泰语、泰语口语、听力、阅读、会话、写作、口译、笔译等。
六、主要实践环节
(一)主要实验(实训)课
泰语语音、泰语基础日常会话、泰语阅读与理解、情景对话、服务行业泰语口语、泰语演讲等课程强化专业学生的泰语运用能力。
(二)集中实践教学环节
军事训练:2学分
工作认知实习:1学分
就业实习:2学分
毕业设计:8学分
泰语发音和对话实践1:2学分
泰语写作一 论文写作准备:3学分
七、标准学制及授予学位
标准学制:四年制。
授予学位:文学学士学位。
(一)毕业基本要求
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学完本专业培养方案中规定的全部内容,修满要求的各类课程学分,总计不低于160学分,德、智、体达到毕业要求者,准予毕业。
(二)学位授予条件
本专业毕业生,符合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》和《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本科学士学位授予办法》有关规定者,授予文学学士学位。
各模块课程具体学分安排如下:
模块 |
学分 |
所占比例 |
||
通识教育课程 |
47 |
29.00% |
||
学科基础课程 |
30 |
18.00% |
||
专业教育课程 |
必修 |
38 |
23.00% |
|
选修 |
16 |
10.00% |
||
实用工商管理课程 |
6 |
4.00% |
||
自主项目课程 |
10 |
6.00% |
||
集中实践环节 |
16 |
10.00% |
||
总计 |
163 |
100.00% |
||
类型 |
学时 |
所占比例 |
||
授课类 |
2164 |
70.00% |
||
实践类 |
908 |
30.00% |
||
总计 |
3072 |
100.00% |
-
下载
正大管理学院慕课 PIM MOOC 正大管理学院通识教育部